南京博物院馆藏的西周青铜牺觥因造型萌态十足,是备受广大网友追捧的“网红文物”。这件青铜酒器出土于江苏镇江丹徒宜侯墓,该墓葬的发现为人们探究西周早期分封制提供了重要资料,更为解开吴国起源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
牺觥又叫兕觥。牺,古代指作祭品用的牲畜;兕,古代指犀牛(一说雌性犀牛);觥,古代用兽角做的酒器。兕觥的使用是作为酒宴上对失礼者罚酒之用的,因容量大,目的就是要让罚酒者多饮,以尽宾主之欢。《诗经·卷耳》一诗写道:“有云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是表达借酒消愁之情的名句。
南京博物院院藏的青铜栖觥形似四足兽,兽身为圆角长方形,上有兽钮盖。它在造型上将兕的头部设计为“圆头圆脑”,全然没有野兽的凶猛,显得萌态十足。其腹饰是对称的凤鸟纹,云雷纹地,饰纹精美,品相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
1954年,这件青铜栖觥出土于江苏镇江丹徒烟墩山的宜侯墓出土。该墓葬还出了另一件大名鼎鼎的青铜器“宜侯夨簋”。该簋内共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周康王册封“夨”为宜侯,赏赐他鬯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制作这件簋的“夨”原为虞侯,由康王改封到江南为宜侯。
周康王是西周第三位王。经过成王时代周公东征,海、岱、江、淮地区的殷商残余势力被根除,本土的东夷族群遭受压制。贯彻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方针,康王将位于山西的中原诸侯虞国,或分出一支,徙封到江南,正是周人进一步向东扩张的重要举措。然而随着西周中晚期国力衰弱,周人建立宜国逐渐消亡,宜国的历史也不见于史册。
值得一提的是,史书说吴国是文王的两位伯父太伯、仲雍从陕西的周原迁徙到江南所建立的,但今天人们普遍认为这个故事过于夸张。不过烟墩山宜侯墓的发现,揭开了册封“夨”为宜侯的历史。目前学界认为,这支跋山涉水到江南建立宜国的中原周人,很可能是吴国主要起源之一,也为推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演进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意义。
南京夜生活/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校对 李海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