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热浪翻腾;七月党旗,艳红似火。7月1日,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纪念日,当天下午在南京江北新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里,“‘童心向党,快乐起航’艺术夏令营”开营仪式如期举行。这是南京玄武立德未成年人成长服务中心在江北新区公益创投项目“逐梦启航”的一场“重头戏”,邀请《南京夜生活》第二党支部原书记、新闻评论员、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老战士尹武同志,给全体师生讲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老党员、参战老军人、老新闻工作者尹武给孩子们讲党课
“是谁第一个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第一本《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是谁翻译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为什么取这样的书名?”“‘宇宙极限速度’给我们哪些启示?”“如果有一天需要走上保家卫国战场,你会勇敢吗?”在南京江北新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墙上悬挂着“培根铸魂、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红色金字醒目横幅,围绕“中国共产党”话题的热烈交流,使台上台下融为一体。
《南京夜生活》对尹武同志的报道
尹武同志1963年6月出生在南京,1981年秋天从南京人民中学高中毕业后参军,在陆一军一师一团服役。1984年至1985年作为首批轮战部队,参加了云南老山对越自卫还击战,1992年进入《新华日报》工作。他在部队立功、入党,在报社获评过“十佳记者”“优秀党员”等荣誉。
这是尹武同志出镜主播的战场话题短视频
尹武同志说,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战士、老新闻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当一个思想燃灯者,照亮、传播正向价值。他结合自己入党近40年的经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讲解党的成长历史,引导孩子们深入认识“七一”党的生日伟大意义,了解党旗的内涵,认识党徽,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领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铭记中国革命历史,激发爱党爱国精神。尹武同志反复强调,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红色政权来之不易。一部红色基因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兴起、成长和壮大的历史。
针对孩子们崇尚英雄,喜欢听打仗故事的兴趣,尹武同志讲述了自己的战斗经历。他所在的部队是有着老红军传统的英雄部队,闻名全军的“硬骨头六连”,就在他所在的步兵团里。上战场以后,尹武同志多次执行穿越死亡线的危险任务。他曾孤身深入敌前沿阵地,一度与部队失联,战友们以为他牺牲了,后来凭着顽强战斗意志与死神擦肩而过。尹武同志所在的部队经历百余次战斗,付出巨大伤亡代价。当年在南京人民中学同年级六班同学——贺翔同志,和尹武同志一起到前线作战。贺翔同志在步兵二团一连当副班长,1985年2月8日,在坚守148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了,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员,荣立三等功。
这是尹武同志在战场上写的第一篇新闻报道
1985年,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编了一本书,书名《石城儿女战南疆》,既收录了尹武同志写战友的英雄事迹,也收录了他本人的战场经历。尹武同志讲的战场经历,有些已做成视频,包括“火线入党”故事、“幸存战友为烈士父母尽孝”故事,等等。这些视频,有些在“人民号”“学习强国”等平台上推出,受到很多网友点赞。此次面对面讲述战场上的故事,向孩子们展现了革命军人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气概,培养孩子们树立保家卫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时,也让孩子们深切认识到和平环境的可贵,要珍爱和平,建设好、保卫好我们伟大的祖国。
孩子们正处在学习成长阶段,为缓解打消“成长的烦恼”,尹武同志还讲述了自己坚持自学的经历过程。在危险紧张的战场上,他仍然见缝插针地读书学习,并积极撰写战地新闻。他的第一篇新闻作品就是写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刊发在1985年2月25日(周一)的《南京日报》第4版。从此,他就爱上了新闻事业。在阵地猫耳洞里,就着微弱的光写稿子。打完仗以后,继续坚持写评论、杂文,最终成了专业新闻工作者。尹武同志将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孩子们,提示无论在多么危险紧张的环境下,都不要轻易放下手中的笔,不要放弃读书。即使可能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升起,但今天仍然要把该学的东西学到,该做的事做好。
活动合影
生动的战场故事,真实的人生经历,诚挚的睿智话语,尹武同志讲的“党课”,让在场的师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入耳入脑。互动环节中,大家纷纷抛出各式各样的提问,既有党史话题,也有读书话题,更有打仗话题,还有科学话题,现场生动活泼,气氛热烈。
“立德未成年人成长服务中心”项目负责人张学敏说,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五老’护航行动”在全国形成了声势。就本次活动而言,孩子们感受了红色基因的传承,表达了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明白了从小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好好学习,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想,继承发扬光荣传统,携手共筑中国梦,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南京夜生活/紫牛新闻记者 闫春旭
校对 陶善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