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讯(记者 李静 通讯员 李甜甜)“姐姐,吃糖!”,放学后,小宇(化名)笑嘻嘻地把老师奖励给他的棒棒糖作为礼物送给“社工姐姐”。小宇今年4岁了,父母吸毒入狱后,他作为困境儿童被寄养到儿童福利院。1年前,小宇初来时蜷缩在床角,胆怯、无助的画面让社会工作者记忆犹新。“我们会用爱温暖他的心,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社会工作者为小宇开展个案辅导、沙盘治疗,并让他在院内特殊教育班级就读。通过专业的服务和温情的陪伴,社会工作者最终帮助小宇打开心结、拥抱新的生活。
在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像小宇一样需要帮助的困境儿童还有许许多多,幸运的是,他们的身边始终围绕着一支有爱的社会工作者队伍,这支队伍遵循“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服务宗旨,立足专业,通过科学、系统的服务构建起了“四全”服务体系,为困境儿童搭建起一个温暖的“家”。
(福利院社工开展社工服务)
社工引领,保驾儿童服务“全过程”
2020年10月修订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提出,“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培育、引导和规范有关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康复救助、监护及收养评估等提供专业服务”。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早在2016年,民政牵头、社会工作参与的未保工作模式便已落地南京。从那时起,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便积极探索“入院评估+个案管理+安置”的新型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为孤残儿童搭建支持网络,改善成长环境。
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院长孙毅介绍,“自儿童入院开始,由社会工作者牵头医师、教师、康复治疗师、护理员等组成的多专业合作团队便持续为儿童开展服务,通过一人一档、精准评估,保障儿童科学养育、安置服务、收养评估全过程有序开展、无缝链接。社会工作者还针对儿童的不同需要,运用个案、小组等方式,缓解儿童心理不适,调适人际关系、开展生命教育等,为儿童提供全人、全程的个性化服务。”
为爱寻家,关注儿童福利“全方位”
家的温暖是儿童最大的福祉,帮助孤残儿童回归家庭是社会工作者能给予他们的最好福利。通过社会工作者筛选评估、适配家庭,最终成功接受国内外家庭领养的孤残儿童数以百计,但是总有一部分儿童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被领养。针对这一状况,社会工作者积极探索家庭寄养、模拟家庭养育等不同模式,让儿童同样得以感受家庭般的温暖。
自2000年起,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依托本地社区资源持续开展家庭寄养服务,通过社会工作“规范化管理、专业化介入”,实现儿童“家庭式养育、社会化融合”。脑瘫患儿小平(化名)是较早一批进入家庭寄养的儿童,看着步履蹒跚的小平越走越远,黄阿姨(寄养妈妈)眼里噙着泪花却满是自豪,“小平从一开始瘫坐在轮椅上,到被人扶着站,再到一点点能走,我和他爸爸知道孩子吃了多少苦,但我们始终相信不离不弃(创造)的奇迹”。智力发育迟缓儿童接近满分的考卷、肢体残障儿童满墙的奖状、自闭症儿童灿烂的笑脸......二十年来,每周坚持入户走访评估的社会工作者真实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因爱而生的人间奇迹。
为了保证一些需要长期依赖机构内专业医疗、康复、护理服务的儿童也能享受“父母”的关爱,从2006年起,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面向社会聘请有养育经验的爱心夫妻来院,和孤残儿童组成家庭,开展“以儿童为中心、以家庭为主体、有全方位资源保障、由社会工作监管”的“模拟家庭”养育模式,在儿童安全养育的基础上提供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服务。
链接资源,实现儿童需求“全保障”
201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进入“儿童福利时代”。为了让儿童最大获益,同时打破福利机构自身资源不足的发展瓶颈,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便着手探索引入社会资源发展机构服务的“开门办院”模式,社会工作者充分发挥整合资源的专业优势,借助南京公益等媒体平台汇集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及个人等多方力量,以项目合作、款物捐赠、助医助养等多种方式,为孤残儿童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的支持网络。
(社工为院内儿童开展沙盘心理治疗)
小童(化名)是一名侏儒症患儿,与同伴们异样的身形相貌使他一度陷入自卑和沮丧,然而现在的小童脸上逐渐展露出笑容,主动与他人打招呼的次数也多了起来。这一神奇的变化源自于2018年开始的项目合作,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携手广东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等共同开办的南京“心灵花园”沙盘游戏项目,借助沙盘心理治疗的手段,为孤残儿童提供心灵深处的呵护,小童正是这一项目的受益者之一。诸如此类成功的合作案例还有很多,多年来,社会工作团队先后引进了“春晖学前教育”项目、“世茂彩虹”项目、爱百福盲童教育项目等一批优质的社会组织服务项目,分别针对儿童早期亲子教育、重症孤残儿童临终关怀和舒缓疗护、盲童教育与干预等方面开展针对性强、成效明显的项目化服务,全面回应孤残儿童成长道路上的各类需求,进一步提升孤残儿童生命质量。
专业立本,注重服务经验“全推广”
“博爱之都,合作共赢”,立足孤残儿童实际需要和社会工作专业建设要求,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始终将“共建共享”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明确思路,与高校开展共建、与同行分享经验、促行业共同发展。社会工作团队在民政部行业标准《家庭寄养管理办法》、《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等文件起草上积极建言献策,以自身实践促进制度完善;与有关高校合作制定的《儿童社会工作督导服务规范》,填补了南京市地方标准的空白;独立编制的《福利机构儿童档案信息管理指南》及《儿童家庭寄养服务规范》分别通过省、市标准立项;此外,社会工作团队总结提炼的多篇典型案例不仅在省、市级评选中屡获佳绩,更为儿童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2016年起,社会工作团队响应上级号召,选拔人员先后参与盐城风雹灾后心理援助服务、民政部“牵手计划”脱贫攻坚等项目。在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社会工作团队累计为安徽省灵璧县输出逾100个服务工作日,直接或间接受益人数逾千,培养社会工作人才48人,孵化社会组织1个,建立村级社会工作站4个,并累计促成6多万元爱心款物的精准对接,服务成效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社会工作团队在新时代的壮阔洪流中勇挑社会责任重担,助力民政服务臂力延伸。
(南京市儿童福利院与安徽灵璧县开展“牵手计划”)
2010年,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荣获“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单位”称号,2014年,再获“全国首批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殊荣。社会工作团队坚持“务实创新,奋发有为”之传统,以优带优,深耕专业。近年来,团队逐渐涌现出一批行业标杆式人才,其中包括“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1名、江苏省“社会工作领军人才”2名、江苏省“最美社工”1名、南京市“优秀社工”1名,并有5人先后取得南京市社会工作专业督导资质。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在奋力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同时,团队的行业影响力与日俱增。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