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夜生活网8月7日讯(记者 曹卢杰 通讯员 苏小环)记者从常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调查人员日前在溧阳现代农业园区进行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特色物种专项调查时,在社上线上沛公墓附近、上兴镇祠堂路沿路、小杨村三处地点,相继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面积合计约200平方米。
野大豆又名野黄豆、山黄豆,是豆科大豆属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茎、小枝纤细,全体疏被褐色长硬毛;三出复叶,叶先端急尖或钝,两面均密被绢质糙伏毛;花萼钟状,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淡红紫色或白色;荚果长圆形,种子间稍缢缩,椭圆形,褐色或黑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野大豆分布广泛,除新疆、青海和海南外,在我国各地区皆有分布,多生于潮湿的田边、园边、沟旁、河岸、湖边向阳的矮灌木丛或芦苇丛中。但近年来部分地区由于农田改造、兴修水利等原因,植被破坏严重,致使“野大豆”自然分布区日益缩减。
野大豆是人工栽培的大豆的近缘祖先,具有许多优良品性,如抗盐碱、抗寒、抗旱、抗虫、抗病等,是重要的种质资源。而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及粮食作物,野大豆中所蕴含的优良基因是栽培大豆品种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因此在农业育种上可利用野大豆进一步培育优良的大豆品种。
此前,野大豆在溧阳天目湖、龙潭林场、曹山、深溪岕、太阳山等地均有零星发现,但如此大面积发现尚属首次。本次发现不仅进一步扩大了野大豆在溧阳的分布范围,也充分展现了溧阳市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效。
校对 陶善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