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车评人发布对两品牌车辆进行“对撞测试”的视频,后因内容不严谨进行道歉,引发人们对产品“测评”的思考。各类“测评”看似轻松,背后应当有着不容忽视的法律底线。无论出现偏差的原因是故意还是疏忽,都需要负起相应责任。
该车评人的“碰撞测试”视频发布后,视频播放量达130万,而两家车企也迅速回应。一家车企发声,认为该测试在设置、记录和结论方面均存在不严谨、不完整、不科学的问题。另一家车企则表示:未与任何个人或机构合作此类测试,不赞同也不会参与任何“抹黑友商”的“拉踩式”营销,同时坚决抵制和反对任何涉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显然,两家车企都不买账,甚至都保留追究该车评人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测评”变“恶评”,怎么评判?首先,民法典中给予了行为人一定的权利,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若出现乱评等行为,或收取好处,则并非为了公共利益,依旧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该行为涉及侵害名誉权、不正当竞争行为等,通常需要赔偿损害、停止侵权及消除影响。
笔者认为,车辆碰撞测试涉及千万驾驶者和行人的安全,是一项极其严谨和复杂的测试,属于专业技术。通常由C-NCAP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来主导进行,另外,不同国家对进入市场的汽车,也有着不同的独立碰撞测试机构,这些评价综合构成了一辆车的安全底线。尽管一些测评可能更易于被消费者接受,但测评的个例不能代替科学专业的检测、甚至代表整个产品的形象。
互联网时代,各类博主对产品进行评测可以促进商家诚实守信、注重产品质量,但由于监管盲区、流量变现等原因,使得部分测评者为了争夺流量背后的经济利益,不断更新其形式博取关注。需要注意,测评应从消费者的使用角度来进行评判,“网红”“车评人”归根结底还是要把自己当消费者。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安全问题上容不得偏颇,一旦出了偏差,也将面临法律风险。
评论员 刘浏
校对 李海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