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夜生活网9月2日讯(通讯员 宁交执 记者 笪越) 8月31日,随着“浮游式”水下机器人入水,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综合执法局“金质船检”团队在长江汇兴隆州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正式开启对趸船“兆基1918”的船舶检验工作。这是江苏省地方船检系统首次采用水下机器人的方式对船舶开展水下检验,也是南京交通“智慧船检”不断发展,“科技赋能”船舶检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验船师的全程监督下,操作人员通过遥控手柄指挥水下机器人按照预定路线到达检测位置,机器人拍摄的船舶水下部分高清影像被实时传输至监控屏,验船师通过监控对船体检视,甄别其是否符合船检相关法规规范要求,例如船体外板、底板的焊缝情况、油漆情况等。
在规划路径中,如发现船底表面水生物覆盖较多,机器人还可以立即启动水下清扫功能,对指定部位进行清扫,以便后续检视。“以前的船舶检测需要进坞,或者由潜水员下水,一米一米地探摸检查,”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综合执法局五支队四大队大队长吕玮庆告诉记者,“而我们本次采用水下机器人探摸检测,最大的好处就是时间短、效果好,更容易让检验人员甄别船底的具体情况,由此来综合评估。”
《内河船舶检验规则》(2024)明确:船舶在前三个换证检验周期内,经同意,船舶不结合换证检验的船底外部检查可采用水下检验的方式代替”。船舶采取水下检验替代船舶坞检,是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出台的“助企纾困”便民举措之一。
该政策解决了企业面临的找船厂难,船舶移位难等实际困难,更在经济上为企业带来了巨大实惠。南京兆基实业有限公司安全机务部部长郑伟介绍,此次检验节省了约80万元的起锚、抛锚、拖带等费用,并缩短了30天的进厂时间,相当于为企业创造了近2000万元的营业额,真正实现了“不停产”检验,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校对 陶善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