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十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来寻找文物中蕴藏的师生情。在南京博物院,就珍藏有一幅清初王翚、杨晋合作共绘的《看梅图》。王翚是杨晋的师傅,他们都是当时的画坛大家,两人的师徒情深也被传为佳话。
王翚生于公元1632年,字石谷,常熟人。他的绘画以山水为主,山水融会南北诸家之长,创立了“南宗笔墨、北宗丘壑”的新面貌,被称为“清初画圣”,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四王”。这幅《看梅图》纵79.4厘米、横39.8厘米。画中,徒弟杨晋负责绘画主体部分的山水屋宇,王翚补修竹、远山,整体但浑然一体,难分师徒。《看梅图》创作于公元1683年。学界认为,这幅画体现了王翚中年时期有墨清笔润、疏朗雅宜的一路风格,杨晋则得其真传。
杨晋比师傅王翚小12岁,是入室弟子。史料记载,王翚出游时,杨晋都跟随在老师身边侍奉。王翚所作画中,凡有人物、舆轿、驼、马、牛、羊等,皆让杨晋补之。可见师傅对徒弟技艺的认可与信任。
《看梅图》完成8年后,王翚、杨晋接到了一项“国家级工程”——《康熙南巡图》。师徒二人负责主创,还有多位画师参与。经过三年心血付出,这部共计十二卷、每卷横达15米至26米的巨作成功完成。《康熙南巡图》总体设计及画中的山、水、树、石均出自王翚手笔,人物及牛马等为杨晋所画,房屋、舟车等由供奉内廷的其他画家绘制,整个画面宏大,人物逾万,形形色色,牛马牲畜过千,姿态各异,充分展示了康熙南巡时的盛况。图成之后,康熙皇帝看了非常满意,给予王翚很多的赏赐,还要封官。王翚婉言辞去,便和杨晋一起回到常熟。
后来,杨晋为师傅创作了名画《石谷骑牛图》,现为故宫博物院珍藏。画中王翠头戴斗笠,身垫蓑衣,骑于牛背之上,缓缓而行,像是雨过天晴之后,徜徉于乡野小径。墨色轻润,渲染有致,勾画简洁,却神韵俱足,充满诗情画意。杨晋用六句诗作为题跋,结尾两句云:也无汉书挂牛角,聊挂一壶春醑浊。南山白石不必歌,功名富贵如余何。
南京夜生活/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校对 陶善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