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实施,旨在为残疾人、老年人权益保护提供更强的法制保障。一年过去,南京公共场所的无障碍建设和维护情况如何?记者到南京的商场、地铁、政务服务大厅、公园、公共道路等场所进行探访调查。
公共场所卫生间内的无障碍设施
无障碍设施是南京很多公共场所“标配”
进门就有供残障人士使用的高低位无障碍导服区,大厅内有便民辅具点可以免费提供轮椅、助行器、腋拐、四脚拐等辅具临时借用服务,服务窗口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设置了优先服务专窗,此外还有无障碍车位、轮椅通道、无障碍厕所……在江宁区东山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一系列无障碍设施让人感受到政务服务的人性化,现场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这里不仅能够办理多项残疾人相关业务,还为重残人士提供上门服务。
玄武湖公园的无障碍花园里,踏着盲道、扶着栏杆,听着感应式语音导览播报、嗅着香花香草的气息,视障人士能够轻松惬意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东山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与无障碍公园都是南京首批推出的无障碍建设样板项目,“样板”之外,其他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是否完备?记者探访了德基广场、金鹰国际购物中心、万象天地等建设年份不同的商业体,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江北新区泰山街道医保服务中心等不同区域政务服务机构,以及一些景区、口袋公园等,发现无障碍设施是很多公共场所的“标配”。同时记者还发现,一些建设或者改造年份较近的场所,往往对无障碍设施的细节有着更充分的考虑,比如更为平缓的坡道、更方便轮椅转动无障碍卫生间、电梯入口处的专供肢体障碍者使用的低位按键等等。
石墩拦住了轮椅
部分无意识的“门槛”拦住了残障人士
南京是我国最早的无障碍示范城市,无障碍建设水平基础良好,但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残障人士出行依然存在着一些“门槛”,除了一些老旧小区、街巷等由于无电梯、空间狭窄等原因导致的无障碍设施难以即刻落实之外,更多的“门槛”是无意识之中形成的。
比如,尽管大多数商场无障碍设施配置到位,但有些商场前的广场、步道上为了拦住机动车或电动自行车而增设了整排石墩,这就导致使用轮椅的市民无法穿越,即使可以通过绕行大段距离避开路障,但现场往往没有绕行提示。类似的情况出现在一些免费开放的公园内,公园门口设置的仅供行人通过的金属围栏很窄,轮椅无法通过。
盲道被占用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很多较窄的道路上,共享单车与电动自行车停放在人行道上,不可避免地挡住了盲道。记者在嘉陵江东街靠近江东中路段采访时,恰巧遇到一名年轻人比对周边车辆位置,将共享单车停放在了盲道上。记者询问其是否意识到停车挡住了盲道时,青年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自己确实没注意盲道,但是道路这么窄,大家都这么停,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
打造无障碍环境需要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
“我以前觉得身边几乎见不到残疾人,后来看了一个残疾人出行的视频才明白,很多残疾人觉得出门不方便,就很少出门。”市民小孙说,看了那条视频后,她开始留意身边的无障碍设施,发现南京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挺多的,地铁等场所针对残障人士的服务也特别贴心,但盲道被占用这一类现象较多。
今年年初,成都一位盲人大爷走盲道时接连撞上共享单车和帐篷的视频被网友热转,从网友的留言能看出,盲道被占用的情况在很多城市都很普遍。针对这一问题,今年6月,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牵头起草《南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就提到,“对损毁、擅自占用道路无障碍设施的行为依法处罚”。
不过,小孙觉得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比监管更重要。“毕竟我们不能在每条路上都安排人员24小时监管。南京是‘博爱之都’,希望媒体多宣传、公众多关注,当大多数人都有维护无障碍设施的意识了,残疾人出行才能真的无障碍。”
实习生 赵紫莹 肖丽珍 南京夜生活/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
校对 盛媛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