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我们见到这三本90多年前印刷的长篇小说:《流亡》、《前线》和《转变》。
《流亡》的封面是一艘大船,船头有翱翔的海鸥;《前线》的封面是战士步枪的枪托,和破云而出的太阳,那太阳,也可视作子弹迸发的火花;《转变》的封面是风中摇曳的劲草。
这三部长篇小说的作者,就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七位常委之一、雨花英烈洪灵菲,他曾以笔作枪,发出那个时代“战鼓的声音”。
1926年,在广东,洪灵菲在潮州同乡许甦魂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也在许家认识了一生的革命伴侣秦静,他与秦静的感情很好,只要离家,必要给她写家书、报平安。这对伴侣也经受住了分离的考验。
洪灵菲与妻儿合影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洪灵菲不得不远赴南洋各地,流亡了好几个月。他在香港被驱逐,在新加坡做帮工,在泰国湄南河上漂泊,但就算是这样,洪灵菲依然饱含信心。他曾说:“革命运动虽然受到暂时的挫折,但我们有一支笔,就会使他从另一方面蓬勃起来的!”
在写给妻子秦静的书信中,他信心百倍地鼓励妻子:“而梅花清骨,不因是减其皎洁;处士高寒,更以此增其幽福。”
对有着浪漫主义诗人气质的洪灵菲来说,忍饥挨饿、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涯,不仅没有磋磨其心志,反而成为文学创作的养分。
1927年10月底,结束流亡的洪灵菲来到上海,找到党组织,开启了创作的高潮。
他的小说带有自传色彩,擅长用优秀的叙事语言来还原故事场景。他写的都是切肤的经历,比如小说《流亡》,写的就是他1927年流亡南洋的旅程,小说发表后,在知识青年中获得了广泛的共鸣,引领了更多人走上革命道路,因此,在当时有“一支笔可抵十万军”的美誉。
从1930年起,洪灵菲还翻译出版了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我的童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和《赌徒》,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了更多的青年去思考救国救民的理想。1934年,洪灵菲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南京雨花台,年仅32岁。
虽然在外貌上,洪灵菲是文弱书生,但在骨子里,他是坚强战士。在那个风雷激荡的时代,他以笔作枪,写出了一代知识分子向往进步、投身斗争的革命情怀,更写出了共产党人在挫折面前,永不言败的不屈精神。
【片末署名】
出品人 刘斌 王文坚
总策划 葛俊杰
监制 冯秋红
策划 周洁 孔小平
编导|剧本 华明玥
统筹 杨恒国 高天翔 许紫筠
拍摄 陈金刚
剪辑 朱雨柔
片头海报 赵岑
出镜 章诗雨
出品
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
南京夜生活
特别鸣谢 南京审计大学
编辑:王丽丽
校对 王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