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为了真理而牺牲,我燃烧不灭的心,会不朽地欢欣,永远地安宁。爱我的人们哪!我早就献给祖国,请不必恸哭和伤心。”
“北平五烈士”之一赵良璋将他对祖国的誓言写进了歌曲《假如我为了真理而牺牲》。
赵良璋是南京六合人,1939年,投笔从戎,考入国民党空军军士学校。那时他就说:如果毕业后要我打日本,保家卫国,我可以流血捐躯。但要我参加内战打共产党,我就驾着飞机投向革命。
在当时,飞行员堪称“天之骄子”,然而赵良璋这个“骄子”却壮志难酬。
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空军中也有不少人随波逐流,大发国难之财。
内心苦闷的赵良璋选择将一腔爱国热忱倾注在抗日歌曲的创作上。他以“野雪”为笔名,创作了《逮住了敌人才开枪》《夜航曲》《我们越亲近了春天》等一系列歌曲。
“越是严冬的深夜,我们越亲近了春天。”歌曲中慷慨激昂的旋律,拨动着无数爱国青年的心弦。
抗战胜利前夕,赵良璋毅然决定离开国民党空军,北上延安参加革命。党组织告诉他,如果留在国民党空军从事地下工作,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自此,他正式开启了潜伏之路。
他获取的情报不仅有国民党空军的调动情况、部队番号、驻地飞机种类及数量等等,还有对空军人员内部思想动态的分析,等等,为人民解放军华北战场上的胜利提供了重要帮助。
1947年10月,赵良璋不幸被捕。
在狱中,为了掩护其他战友,赵良璋将所有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还教大家唱《囚徒之歌》:
火山终有熄灭日,黎明前的黑暗、黑暗、黑暗!
囚徒要解放,时候一到起来反抗,打破了牢笼奔他方。
1948年10月19日,国民党以“泄露军机”为名,将赵良璋与同一事件被捕的谢士炎、丁行、朱建国、孔繁蕤一起秘密杀害在南京雨花台。
就义前,赵良璋将身上的皮夹克送给狱友朱铁华作纪念,并留下绝笔信:“我是带着勇敢与信心就义的。我虽倒了,但顽强的性格仍使我精神永不灭亡。”
他写的《假如我为了真理而牺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成为大型文献纪录片《先驱者之歌》的配曲;他写的儿歌《雪花飘》道出只有把日寇赶出家园,才能重归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
作为共产党隐蔽战线上的重要干将,赵良璋将对祖国的热爱化作悠扬的旋律传唱在大江南北,将对理想的忠贞化作滚烫的热血挥洒在华夏大地,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
出品人 刘斌 王文坚
总策划 葛俊杰
监制 冯秋红
策划 周洁 孔小平
编导|剧本 孔小平
统筹 杨恒国 高天翔 许紫筠
拍摄 朱君贤
剪辑 曾宏亮
片头海报 赵岑
出镜 司雨林
出品 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 南京夜生活
特别鸣谢 南京艺术学院
校对 徐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