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寒流让南京的气温“一夜入冬”。没有现代化设备的过去,人们如何保暖呢?在南京的博物馆里,有不少文物珍品堪称古人御寒的“神器”。
寒冷的冬季,热腾腾的火锅无疑是人们首选的美食。在南京博物院,就展出有江苏盱眙西汉江都王刘非墓中出土的一件铜分格鼎。该鼎顶面饰三凤鸟形立钮,鼎身饰长方形附耳,腹中部饰一周凸棱,圜底,三蹄足,内部有四块隔板与一件圆筒,将整个鼎内分为五块独立区域,可以将不同食材放在不同的格内,避免串味。这件铜分格鼎还曾在央视《中国国宝大会》节目中亮相,被大家称为“2000多年前的鸳鸯锅”。
西汉铜分格鼎
专家认为,鼎从最初诞生时的炊具餐具,到商周时成为神圣礼器,进入西汉后又出现了分格鼎,逐渐回归原本的实用功能。经过战国秦汉的激荡剧变,青铜器构建的周礼宗法等级制度走向瓦解。
古时没有微波炉,做好的食物如何在冬季保温呢?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就有一套清朝光绪年间的“保温饭盒”——描金青花五彩八宝纹瓷温碗。它由三个部件组成,“外壳”形似一口锅,两侧各有一只金属环作为把手;“锅盖”上雕塑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狮子狗;“内胆”是一只瓷碗,碗中绘的是莲花瓶。碗口外扩,直径大约有20多厘米,正好扣在外壳的边缘。青花温碗的内部结构与今天的保温瓶相似,外壳与内胆分隔开,形成中空的结构。但相对于现代工艺制作的保温瓶,瓷器无法形成真空,又容易导热。因此,使用这件“保温饭盒”,要在“锅”里倒上开水,把盛着饭菜、汤羹的瓷碗放进去,浸泡在开水中,以源源不断地吸收热量。
清代描金青花五彩八宝纹瓷温碗
对于能诗善写的文人雅士,低温天里还要担心砚台里的墨汁加快凝固影响使用。古代,墨的原料包括煤烟、松烟、胶等,墨块用水溶解后,以胶体的状态存在,一旦放置不用,很快就会凝固,因此需要随时磨墨。在朝天宫,就有一件明代的“抄手砚”,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明代抄手砚
“抄手砚”宋代已经出现,人们将砚台的底部掏空,前端和两侧留边与砚堂相连,三边如足,平整着地,手可插入,便于移动。而这件明代抄手端砚,掏空体积较大,远远超过了手掌的厚度,有近10厘米。专家介绍,在这个空间内,可以放一根小蜡烛,对墨汁缓缓地加热,减缓凝固的速度。
南京夜生活/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校对 盛媛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