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夜生活网12月3日讯(记者 张可)日前国家文物局发布“全国基本建设考古和文物保护优秀案例”,南京市“坚持‘先考古、后用地’实现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双赢”入选,向全国推介,成为古都城市文物保护的示范案例。
早年在城市建设中,往往会出现“工地上突然发现文物遗迹,需要叫停施工开展考古”的情况。而南京实施“先考古、后用地”后,将这种可能性降到最低。据悉,南京市持续推进“先考古、后用地”的基本建设考古工作,实现了考古前置的全面覆盖,土地出让前完成考古率100%,真正实现了“立项即落地、拿地就动工”的目标,为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统计,近五年,南京共完成考古调查勘探项目1160个,合计面积1.169亿平方米;完成发掘面积约15.55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标本约22475件。
同时,南京市结合老城保护、城市更新的规划设计,根据文物本身价值,充分探索“规划避让、规划融合、迁移保护”三种模式分类实施考古新发现的保护展示,结合居民小区、学校、地铁交通等建设尽可能原址保护、融合保护,实现了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近年来,南京保护展示重要文化遗存约40余处,其中最重要的是明故宫皇城遗址(西南片区)、黄泥塘大报恩寺遗址、西街遗址、官窑山明代窑场遗址、西营村南唐窑业遗存与南朝寺院建筑基址、五佰村丁奉家族墓葬遗址、南宋建康府贡院建筑基址、南部新城张昭家族墓等,极大地延伸了南京的历史轴线,丰富了南京的历史内涵,让城市文脉得以延续、让城市文化基因得以留住。
校对 李海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