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见证着南京城市的历史变迁,是承载南京城市记忆的活化石。12月18日,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南京市第七次古树名木普查及森林防火相关情况。据悉,今年3月至11月,南京绿化园林部门对6个主城区、5个郊区和江北新区以及中山陵等景区、公园范围内古树名木进行拉网式摸底,经统计,南京现有古树名木总数达2215株,新增古树名木133株,经精心保护和诊疗,总体生长良好。此次普查还采用卫星定位、无人机航拍、激光测量与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等技术手段,普查结果将为接下来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和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依据。
发布会现场
新增古树名木133株
古树,一般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一般指树种稀有珍贵或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和重大纪念意义的树木。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为摸清这些“绿古董”家底,更好地精细化保护,每五年一次的普查已持续开展了七轮。
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二级巡视员袁必新介绍,此次普查全面复核了现有古树名木树种、位置、测树因子、生长势、生长环境、权属单位、管养情况及相关保护措施。在各区古树名木主管部门的配合下,共有40多位普查人员深入到全市17处普查区域,460多处公园景区、学校、名人故居、社区、街道、乡镇等地,现场逐树核对现存的2082株古树名木,修正原有树木自然属性数据,其中建邺区6株、鼓楼区145株、秦淮区88株、玄武区247株、雨花台区18株、栖霞区46株、江北新区13株、江宁区29株、浦口区9株、六合区8株、溧水区21株、高淳区32株、中山陵园管理局1318株、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54株、玄武湖公园36株、燕子矶公园7株、莫愁湖公园5株。其中散生982株、群状1100株,及28个古树群。
此次普查新发现新增古树名木133株,主要分布在中山植物园、钟山风景区、燕子矶景区以及鼓楼、玄武、栖霞、浦口、溧水等区;主要树种有二球悬铃木、青檀、南京椴、雪松、银杏等。目前,全市古树名木总数达2215株。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古树名木分布最多的区域在钟山风景区,树龄最老的则是溧水石湫街道上方村一株1800多年的古银杏。
古树名木数据库不断完善
一树一档,精心“诊疗”
陵园大道的法桐(二球悬铃木)、中山陵的千头赤松、明孝陵的北美鹅掌楸、浦口惠济寺1500 年的古银杏、东南大学的“六朝松”……这2215株“绿古董”,充分呈现了南京城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
“六朝松”资料图
“此次普查技术手段更加先进,包括GNSS卫星定位技术、激光测距技术、激光雷达扫描技术以及无人机航拍技术。”袁必新介绍,普查团队在现场依靠卫星定位技术,对每一株古树进行精准定位,准确获取古树名木的坐标信息,为普查工作筑牢空间基础。激光测距技术主要用于测定单株古树名木的树高、冠幅等生长指标,该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速度快的显著特点。对于群状分布的古树名木,则采用激光雷达进行扫描,能够实现批量、半自动化地提取树木的多项生长指标。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可以获取全市古树名木的影像数据,全面掌握南京市古树名木的分布现状和分布规律。
南京为古树名木构建了一树一档数据库,做到不落一树、不漏一木。每一株古树名木均由专人负责、定期巡查,跟踪记录树木生长状况。各管理单位根据评估及时做好古树名木的浇水施肥、修剪、疏果、营养挂水、病虫害防治等复壮措施,对部分树木设置围栏、增加支撑、设置排水设施、安装避雷针等进行保护。
一株株历经沧桑的古树名木,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这背后既是自然禀赋的馈赠,也是南京精心保护和诊疗的结果。此轮普查结果显示,目前南京的古树名木总体生长良好,个别长势衰弱的树木通过保护复壮措施,树势得到一定恢复。如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内树龄1500多年的“六朝松”,经国内顶级专家多次会诊研究,并聘请专家级养护队伍负责树木的日常管养,通过不断为其改善生境、采取综合复壮措施,古树现已萌发新芽,部分恢复生长势。
浦口惠济寺1500年的古银杏
守护森林资源安全
目前南京森林覆盖面积297万余亩,林木覆盖率31.96%,位居全省第一。今年南京的防火期从11月1日开始持续到2025年4月30日。当前已进入森林防火关键期,守护森林资源安全,南京又将怎么做?
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韩成颂介绍,全市共有8个重点防火区(钟山风景区、浦口、江宁、栖霞、高淳、溧水、雨花、六合),重点林区面积约110万亩。通过深化“林长制”,全市约3000名护林员正不间断巡山护林,把火灾防控责任传导到“神经末梢”。针对冬春季农事、民俗性等野外用火增多等特点,对紫金山、老山等重点林区加强防火巡护,应急、绿化园林、公安、消防等部门已开展联合检查,查处违规动火。全市设置“防火码”扫码卡口72个,严防车辆、人员携带火源进山入林。
此外,南京加强森林防火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现已布设高清云台225个,通过图像分析,智能识别火情烟雾,重点森林分布区智能监测预警覆盖率达93%以上。同时,因地制宜推进引水上山、集中焚烧池等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布设消防管网约140余公里,森林消防蓄水设施400余个,消防栓460余个,集中焚烧设施200余处。在钟山风景区等重点防火区建立森林火险因子综合监测站30个,通过温湿度等气象监测分析,进一步增强智慧防火能力。
南京夜生活/紫牛新闻记者 徐昇
校对 盛媛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