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不少老年人成为网络直播购买的主力军。日前,无锡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一份报告,在对无锡市老年人网络直播消费情况展开的调查中发现,老人在直播间下单购买的最高消费集中在1000元—3000元,其中有62%的受访者遭遇过货不对板、虚假宣传等问题,且不易维权门槛。
调查以线上问卷的形式展开,共覆盖1156名老年消费者,男女分别占比为64.1%和35.9%。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者每3个月至少消费一次,单次最高消费集中在1000元—3000元。抖音和快手是他们最常使用的平台。63.1%的老年人因喜爱直播间的互动氛围选择消费,特别是一些平台标注“用户每日签到、观看短视频与直播等可领现金红包或金币”等话术作为回报,在此吸引下,老年人相继绑定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
老年消费者最常购买什么?最多的为食品饮料,其次为服饰鞋包、美妆个护、健康保健类产品。调查发现,有个普遍现象是很多老年人一次会买较多量的同款产品,但自己用不完或并不用,多放着或送人。38.1%的老年人因“看见便宜就想买”下单。62%的受访者反映曾买到不合预期的商品,25.5%经常遭遇货不对板、虚假宣传等问题。在维权方面,45%寻求平台介入,但仍有7.5%选择“认倒霉”,主要原因是不会操作退款,不知道去哪里寻求帮助。部分商家售后客服也如同虚设,且侵权行为鉴定规则复杂、维权成本过高,让老年人望而却步。
南京夜生活/紫牛新闻记者 季娜娜
校对 盛媛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