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夜生活网3月28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近日,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接诊了一名2岁女童露露(化名),入院前一天,露露出现呕吐、腹痛,最后因家长发现腹股沟区包块紧急到院就诊,患儿最终确诊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嵌顿肠管因血运受损发了肠坏死。医生提醒家长:儿童腹股沟肿块需高度警惕,拖延救治或导致严重后果!
据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住院医师王心怡介绍,露露入院时右侧腹股沟区已出现明显肿块,B超检查显示为“腹股沟嵌顿疝”。腹股沟斜疝,俗称“疝气”、“小肠串气”。通俗地讲,“疝”是人体脏器或组织离开了正常的解剖部位,通过人体先天或后天的缺损、裂隙突出而形成的一个包块。儿童“疝”的内容物多为小肠,表现腹股沟区鼓起的包块,男孩疝内容物还可下降进入阴囊,女孩疝还可进入大阴唇区域,且疝内容还可为卵巢。
所谓“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就是由于孩子哭闹、咳嗽或便秘,肚子压力突然增高,肠管从腹壁缺损口被快速的挤了出去,洞口处肠管像被“卡住脖子”一样,进退不能。如嵌顿处过紧、嵌顿时间过长,嵌顿组织会发生缺血性坏死,还可并发肠穿孔、腹膜炎。体征上表现为腹股沟包块触痛加剧、逐步出现水肿、发红等。“确诊嵌顿疝后,我们完善术前检查后,立即为孩子实施了手术。术中探查发现,被卡压的肠管已发生缺血坏死,庆幸的是,并没有出现肠穿孔,最后行坏死肠管切除并修复了疝气,成功解除危机。”王心怡说。目前露露恢复良好。
王心怡表示,儿童疝气多因胚胎期腹膜鞘状突未闭合导致,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然而患儿家长容易忽视了两个问题:第一是腹股沟斜疝在1岁以后自愈几率较小,长时间的等待观察,最常见的结果就是疝气越来越大,孩子不敢剧烈运动,对孩子身心健康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二是对生殖系统、胃肠道功能的影响,尤其是对睾丸、卵巢危害,医生术中能观察这样一个现象,拖延很久才来手术的孩子,他们疝气侧的输精管和精索较健康侧有明显的稀疏,且局部可见疤痕。而这一现象是家长无法看见的。
据介绍,腹股沟斜疝嵌顿也是持续观望等待患儿的常见就诊原因,也是一些孩子首次就诊原因。除了腹股沟的包块突出外,小婴儿可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哭闹、呕吐,儿童多表现为包块处的疼痛、呕吐、不愿活动等,如有上述情况家长需要脱掉孩子裤子,看看有没有包块突出,如有要警惕嵌顿疝的发生,家长需要及时至儿童医院就诊,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校对 胡妍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